<address id="vbndr"></address>

    <address id="vbndr"><nobr id="vbndr"><meter id="vbndr"></meter></nobr></address>

    <address id="vbndr"><address id="vbndr"><listing id="vbndr"></listing></address></address>
    <noframes id="vbndr"><form id="vbndr"></form>
    <noframes id="vbndr"><listing id="vbndr"></listing>

        <noframes id="vbndr"><form id="vbndr"></form>
        <address id="vbndr"><address id="vbndr"><nobr id="vbndr"></nobr></address></address>

        《种子科技》

        期刊收录:
        • 万方收录(中)
        • 上海图书馆馆藏
        • 国家图书馆馆藏
        • 知网收录(中)
        • 维普收录(中)
        立即咨询
        《种子科技》是中国种子协会主办的技术性刊物,省级期刊,荣获全国农业学会优秀期刊。种子科技理论与实践结合,集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和信息性于一身,跟踪报道育繁推一体化。
        • 主管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种子协会;中国种子协会
        • 国际刊号: 1005-2690
        • 国内刊号: 14-1160/S
        • 出版地方: 山西
        • 邮发代号: 22-104
        • 创刊时间: 1983
        • 发行周期: 月刊
        • 期刊开本: A4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由山西省种子协会;中国种子协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种子方面的技术性刊物。 《种子科技》理论与实践结合,普及与提高并重,集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和信息性于一身,主要刊登种子管理、新品种的引种、区试、审定和良种的繁育、加工贮藏、检验、经营等方面的内容,辟有问题探讨、大家谈、学法用法、工作交流、风流人物、专题综述、他山之石、实验研究、适用技术、成果开发、知识讲座、良种良法、品种介绍等栏目,实为广大种子管理者、生产者、经营者及使用者、选育者挥毫耕耘的园地,获取信息的窗口,释难解疑的良师,开拓进取的益友。专业报道种子圈内人和事,专注纪录中国种子市场化、产业化进程。以产学研全产业链为报道对象,跟踪报道育繁推一体化,致力于建设人技物相结合的大生态圈种业全媒体平台。 《种子科技》2002年被中国期刊协会农业期刊分会评为优秀期刊2009年荣获山西省一级期刊荣誉 2011年荣入"农家书屋"工程。

        栏目设置
        问题探讨、大家谈、工作交流、专题综述、实验研究、适用技术、品种介绍、协会专刊
        投稿要求

        种子科技投稿须知

        1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扩大作者学术交流渠道,本刊作为有专业特色的期刊已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本刊所付稿酬含作者著作权使用费。凡不愿将文章编入上述数据库者,请勿向本刊投稿。

        2种子科技稿件请用5号以上字体隔行单面打印,文章后请注明作者联系电话和详细通讯地址,然后发至电子邮箱(最好同时邮寄打印稿一份,以便及时审阅)凡手写稿一律不予审阅。凡用E-mail发送稿件的须同时邮寄打印稿,否则不予审稿。本部在不改变原文观点的前提下有权删改加工,文责作者自负。

        3稿件中涉及到的数据和计量单位要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禁止使用亩以外的市制单位和除公斤、公里、公顷以外的所有带“公”字头的单位以及英制单位、已废弃的单位,ppm用10-6(表示数量)或mg/kg(质量分数)或mL/L(体积分数)或g/m3、mg/L(质量浓度)代替。

        4种子科技来稿请按以下格式和顺序打印:

        4.1题名:即题目。

        4.2作者及其工作单位:作者单占一行,作者工作单位另起一行,后附邮政编码。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在姓名右上角和工作单位前加数字序号。

        4.3摘要和关键词:凡属《问题探讨》、《实验研究》、《专题综述》、《成果开发》栏目的文章每篇须附100~300字的中文摘要和3~8个关键词。

        4.4正文:正文应另起一页,各层次标题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左顶格,不同层次的数字用“.”隔开,末位数字后不加标点,空一格排文字。书写格式请参照本刊本期。

        4.5参考文献:凡属《问题探讨》、《实验研究》、《专题综述》、《成果开发》栏目的文章可在正文后列出主要参考文献(一般不宜超过10篇),采用GB7714推荐的顺序编码制格式著录。如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其中,主要责任者(即作者)在三人以内的必须全部录出,超过三人的,在第三作者后用“等”字代替。

        4.6基金项目:凡获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应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和项目编号。

        4.7作者简介:凡属《问题探讨》、《实验研究》、《专题综述》、《成果开发》栏目的文章须附第一作者简介,内容和格式如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XX省XX县人),学历,学位,技术职称或职务,从事的主要工作或研究方向。

        5为了进一步提高刊物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质量相同的前提下,订阅本刊多的单位其稿件优先录用;未订阅本刊的将收取版面费;订阅1~10份的只赠送样刊2本;订阅11~20份的,另赠当年简装合订本1本;订阅21~30份的将酌付稿费,因此,凡在当地邮局订阅本刊的,在投稿时请附邮局所开收据的复印件。

        6来稿不退,请自留底。稿件发出4个月后未收到本部录用通知单的可自行处理。严禁一稿多投。对一稿多投者,本部一律不赠样刊,不付稿费,并至少在一年之内不再刊登该作者的稿件,请自重。

        7在最近二三年内,本刊将以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深化种子体制改革,促进种子产业化,提高种子产量、质量为重点进行宣传报道。具体内容包括: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经验、作者、措施;②面对加入WTO带来的机遇的挑战,中国种业如何运作;③转变经营机制,组建种业集团,实现育、繁、加、销一体化的新见解、新经验、新措施;④加强品种管理、市场管理,维护知识产权,确保种子质量,净化种子市场的新见解、新经验、新措施;⑤提高种子尤其是杂交种子质量和产量的新见解、新措施、新技术、新方法;⑥种子生产、检验、加工、贮藏过程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⑦经国家审定通过的主要农作物新品种以及种植区域跨省的非主要农作物的名、特、优、新品种的繁育技术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用户评论

        请登录后再使用评论功能

        去登录

        职称
        论文

        期刊
        发表

        加急
        见刊

        写作
        咨询

        课题
        专答

        编辑
        顾问

        关注
        我们

        返回
        顶部

        天天爽

          <address id="vbndr"></address>

          <address id="vbndr"><nobr id="vbndr"><meter id="vbndr"></meter></nobr></address>

          <address id="vbndr"><address id="vbndr"><listing id="vbndr"></listing></address></address>
          <noframes id="vbndr"><form id="vbndr"></form>
          <noframes id="vbndr"><listing id="vbndr"></listing>

              <noframes id="vbndr"><form id="vbndr"></form>
              <address id="vbndr"><address id="vbndr"><nobr id="vbndr"></nobr></address></address>